关于学习国学的经典句子(收藏92句)。
名言是一个汉语词汇,拼音为míng yán,基本意思是很出名的说法,著名的话,一般指名人说的话。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关于学习的古文名言(精选92句)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!
1、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
2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,别错位,别越位,别失位。
3、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。 (唐刘禹锡浪淘沙)
4、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?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。——《明日歌》
5、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;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。——郑板桥《对联》
6、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——《论语》
7、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 (宋苏轼题西林壁)
8、君子义以为质,礼以行之,孙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君子哉!
9、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 (唐李绅悯农)
10、“凡出言,信为先,诈与妄,奚可焉。”——《弟子规》
11、循序而渐进,熟读而精思。 (宋朱熹读书之要)
12、我们是国家的主人,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。
13、己所不欲,匆施于人。
14、试玉要烧三日满,辨材须待七年期。 (唐白居易放言)
15、内不自诬,外不诬人。出处:《韩诗外传》 意思: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,也不能欺人。
16、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——岳飞
17、不以穷变节,不以贱易志。出处:桓宽《盐铁论》 意思: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,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。
18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
19、“仕而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”——《论语》
20、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 (唐白居易长恨歌)
21、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。 意思: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,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。
22、日日行,不怕千万里;常常做,不怕千万事。
23、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——《论语》
24、读书有三到:谓心到,眼到,口到。——明·朱熹
25、读书的作用书犹药也,善读之可以医愚。——刘向
26、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,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。 (五代李煜乌夜
27、无不让也,不可,说在殆。
28、立身以力学为先,力学以读书为本。——欧阳修
29、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。
30、夫爱人者,人必从而爱之;利人者,人必从而利之;恶人者,人必从而恶之;害人者,人必从而害之。
31、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。——《晋书》
32、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——《孔子家语》
33、业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而毁于随。 (唐韩愈进学解)
34、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 (五代晏殊蝶恋花)
35、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。(宋欧阳修伶官传序)
36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——《大学》
37、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 (唐刘禹锡秋词)
38、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下信乎?传不习乎?
39、丈夫志四海,万里犹比邻。
40、钓者之恭,非为鱼赐也;饵鼠以虫,非爱之也。
41、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 (唐贾岛剑客)
42、王道荡荡,不偏不党;王道平平,不党不偏。其直若矢,其易若砥。君子之所履,小人之所视。
43、孔子曰:“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。”请问之。曰:“恭、宽、信、敏、惠。恭则不侮,宽则得众,信则人任焉,敏则有功,惠则足以使人”。
44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 (论语子罕)
45、善恶随人作,祸福自己招。——《增广贤文》
46、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。出处:《论语》 意思:时间在不断过去,我们要珍惜时间。
47、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
48、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——杜甫
49、不敬他人,是自不敬也。出处:《旧唐书》 意思:(一个人)不敬重别人,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。
50、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——《孟子》
51、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 (宋司马光训俭示康)
52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,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。——顾宪成
53、 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(礼记学记)
54、历鉴前朝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。 (唐李商隐)
55、礼尚往来。往而不来,非礼也,来而不往,亦非礼也。——《礼记》
56、 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(史记淮阴侯列传)
57、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。 (宋王安石)
58、力,形之所以奋也。圆,一中同长也。
59、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,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。——泰戈尔
60、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。 (唐白居易长恨歌)
61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
62、天下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之大事,必作于细。出处:《老子》 意思:天下的难事,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;天下的大事,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。
63、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,焉能为亡。
64、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——《论语》
65、为者常成,行者常至。出处:《晏子春秋》 意思:坚持不懈做事的人,总会成功;不停步向前走的人,总会到达目的地。
66、一日不书,百事荒芜。——李诩
67、非读书,不明理。要知事,须读史。——李光庭
68、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 (唐韩愈调张籍)
69、苟有上说之者,劝之以赏誉,威之以刑罚,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,譬之犹火之就上,水之就下也,不可防止于天下。
70、 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:择其善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(论语述而)
71、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——《三国志》
72、功不可以虚成,名不可以伪立。——《答宾戏》
73、埋葬者,人之死利也,夫何独无节于此乎?
74、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,则不达;见小利,则大事不成。
75、若使天下兼相爱,国与国不相攻,家与家不相乱,盗贼无有,君臣父子皆能孝慈,若此,则天下治。
76、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——《战国策》
77、民力尽于无用,财宝虚以待客。
78、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。
79、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 (战国策荆轲刺秦王)
80、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——《史记》
81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——《周易》
82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——《论语》
83、故官无常贵,民无终贱。有能则举之,无能则下之。f236.com
84、 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(论语子路)
85、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 (唐颜真卿)
86、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。——《周易》
87、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。
88、小不忍,则乱大谋。——《论语》
89、 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(后汉书宋弘传)
90、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(宋欧阳修伶官传序)
91、不敢妄为些小事,只因曾读数行书。——陶宗仪
92、 人谁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 (论语)